1. 首页 >
  2. 世界文坛 >
  3. 文学视野

美国国家图书奖,为什么两次颁给这位专写“噩梦” 的作家?

来源:澎湃新闻 | 中信大方  发布日期:2021-01-20

《纽约时报》为2020年总结了20个关键词,首当其冲的是“Black Lives Matter”。过去一年,在美国各地对结构性种族歧视发起的大规模抗议之下,媒体、图书馆、出版机构也纷纷推出“反歧视””书单,其中,有一本书反复出现。

它就是黑人女作家杰丝米妮·瓦德(Jesmyn Ward)的《唱吧!未安葬的魂灵》(Sing, Unburied, Sing)。杰丝米妮·瓦德是第一位两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持续关注有色人种家庭的尊严、痛苦和希望。1963年,詹姆斯·鲍德温出版影响深远的散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The Fire Next Time),2016年,杰丝米妮·瓦德编辑《这一次烈火》(The Fire This Time)一书,作为跨越时代的回应。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因饱受贫穷、毒品和种族歧视而几乎分崩离析的黑人家庭,杰丝米妮·瓦德以诗歌般的行文爬梳他们的生命史,吟唱出他们心中难以言说的伤痛。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样评价,“这本令人痛彻心扉的小说挖出了美国噩梦依旧跳动的心脏。”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 [美] 杰丝米妮·瓦德 著 孙麟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21年1月


2011年,杰丝米妮·瓦德凭借《拾骨》(Salvage the Bones)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17年,她凭借第三部小说《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二度摘得该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女性。迄今为止,只有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约翰·契弗、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这些文学大师才创造过如此辉煌的纪录。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一经出版,便拿下了2017年《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并入选《出版人周刊》《欧普拉杂志》《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 《赫芬顿邮报》、BBC、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美国独立书商协会Indie Next List的年度图书,得到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马龙·詹姆斯、伍绮诗、安·派切特、巴拉克·奥巴马等人的倾力推荐。

杰丝米妮·瓦德在美国公共电视网的访谈节目中指出,有三位作家曾对她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福克纳在《我弥留之际》(As I Lay Dying)中采用的人物叙述方式和公路小说模式极大地启发了她。第二位是美国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人女文豪托妮·莫里森,莫里森的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宠儿》(Beloved)对鬼魂人物的设计和歌声中鬼魂安息的情节构思丰富了瓦德的创作思路。第三位是颇得莫里森赏识的黑人天才女作家盖尔·琼斯,琼斯26岁时发表的小说《科雷希多拉》(Corregidora)描述了一个黑人家族三代女性间的悲惨故事,凸显了奴隶制创伤的代际影响,也为瓦德将过去和当下融于一体的书写增添了新的灵感。

杰丝米妮·瓦德28岁时,杰丝米妮·瓦德的家乡遭受卡特里娜飓风侵袭,她与家人经历生死一刻,侥幸存活。这一灾难如幽灵般长存于瓦德的作品中,小说《拾骨》就是以一家人躲避卡特里娜飓风的十二天为故事框架。在《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中,这场风暴也出现过一次,小说中有一个人物,居住在密西西比州紧急事故管理署建立的灾后“卡特里娜小屋” (Katrina Cottage)中。

博伊索瓦奇镇(Bois Sauvage)这一密西西比海岸的虚构乡村小镇,是杰丝米妮·瓦德所有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让人不禁联想到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在《拾骨》中,博伊小镇是14岁的伊旭与她的家人在卡特里娜飓风到来前度日的地方。而在《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中,它则是13岁的约约与妹妹的家。

杰丝米妮·瓦德喜欢用“鬼魂缭绕”来形容自己的故乡,每个角落里都有死去的魂灵,而其中有很多都是年轻男性。23岁时,她年仅19岁的挚爱胞弟在车祸中丧生,肇事司机逃逸,留给她无尽的悲恸。而在《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中,约约的母亲莱奥妮原本有个大她3岁的胞兄吉文,18年前,15岁的吉文虽然赢了狩猎比赛,却死在输了比赛的白人手里。此后当莱奥妮吸毒时,经常可以看到哥哥的游魂。

杰丝米妮·瓦德的语言有一种让人如饥似渴想要读下去的愿望,一字一句似乎紧紧扼住读者的喉咙。在《唱吧!未安葬的魂灵》的开头,有一段约约帮助阿公剖开一只羊的描写,充满了大量生动而惊悚的细节。瓦德用描述唤醒情感——羊被从内到外翻开,整个故事始终笼罩着粘腻、湿软的氛围:

接着,他像摔人一样把羊撂倒在地。羊膝盖一软,面朝前方,栽倒在地,头转到一边,望着我,腮帮子蹭着尘土飞扬、血迹斑斑的地面。它朝我露出害怕的眼神,我没移走眼睛,也没眨眼。阿公落刀了。羊吓得咩咩直叫,但汩汩的声音淹没了它的叫声,血流了一地,泥巴蹬得到处都是。羊腿终于没力气了,四脚叉开,阿公也不强按着了。突然,他站了起来,把绳子套在羊脚腕上,将尸体倒挂在屋顶梁子上垂落的钩子上。羊看着我的那只眼睛,仍旧水汪汪的。它还在盯着我看,好像是我割断了它的脖子,放了它的血,让它满脸是血。

《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中的人物遭受着种族与身份问题的折磨,托妮·莫里森书中描绘的黑人的恐惧,当下看来依然鲜血淋漓。2020年5月25日,美国发生黑人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压颈致死事件,这件事引发全美各地示威活动不断,并唤起对现实的直视:不是黑奴解放了歧视就一并消弭。国际媒体纷纷列出有关“反种族歧视”的必读书单,《唱吧!未安葬的魂灵》便名列其中。

“弗洛伊德事件”后,美国出版业也涌起反思种族歧视的浪潮。杰丝米妮·瓦德曾在推特上称,她为自己第一笔10万美元的预付款“奋斗了又奋斗”,甚至在2011年凭借《拾骨》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后仍是如此,那时她收到的预付款大约是2万美元。换了出版商后,《唱吧!未安葬的魂灵》虽然拿到了更高预付款,但她说,“这仍然勉强相当于我的一些作家朋友的处女作预付款”。

虽然杰丝米妮·瓦德描绘的是美国南方乡间穷苦黑人的生活,但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读到自己的生活。正如她在《唱吧!未安葬的魂灵》的获奖感言中所说:“你看着我,以及那些我所钟爱的人——穷人、黑人、南方的孩子们、女人与男人——你便看见了自己。你看见了你的哀伤、你的爱、你的失落、你的遗憾、你的喜悦、你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