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目

钱小芊: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

MAIN201910160001000451596631439.jpg

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10月14日)

钱小芊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在全国各族人民喜庆新中国七十华诞的热烈气氛中,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今天隆重召开了!这是我国文学界的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作家代表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各位老作家、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既是文艺工作,也是民族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总书记的这篇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这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系统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和怎样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学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民族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分析和回答了民族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强调,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导。

自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召开了5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本次会议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历程,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举措,团结带领全国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开创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新局面。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七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七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七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和方针政策,文学创作的良好氛围得到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广大作家的创作热情受到进一步激励和鼓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现实、抒写时代成为越来越多作家的共同追求,文学事业繁荣兴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欣欣向荣、硕果累累

中国作协积极组织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作家努力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使文学界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新变化,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推出了一大批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有4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6位少数民族作家荣获鲁迅文学奖,27位少数民族作家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位少数民族作家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4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还有10多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在央视等热播热映,并分别荣获飞天奖、威尼斯电影节奖等国内外影视奖。这些优秀作品,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作协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铁凝主席与党组书记处同志多次赴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研,与少数民族作家座谈交流,听取意见。今年,党组书记处组织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和作家队伍建设的专题调研,铁凝主席和党组书记处各位同志分赴内蒙古、吉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召开座谈会,看望作家,听取意见、研究问题,形成了许多共识,也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项目。

中国作协从2013年起组织实施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支持重点作品创作、优秀作品出版、民族文学优秀作品翻译、理论评论建设、少数民族文学对外翻译、少数民族作家培训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实施6年多来,共扶持重点作品选题578项,资助出版少数民族文学原创作品80部;评选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20部,推出20位年龄在5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中青年作家;编辑出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60册,收录了55个少数民族2218位作者的4279件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影视剧本,荣获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有力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蓬勃发展,先后出版了民间文学、文学史、文学理论和现当代作家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专著。中国作协连续6年举办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论坛,研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举办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系列研讨会,积极宣传推介少数民族作家作品。

(二)少数民族文学园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中国作协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建设。《民族文学》杂志在团结凝聚广大少数民族作家,推动作家贴近生活、扎根人民,出精品、出人才等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推出了一大批反映现实、讴歌时代的优秀作品。在办好《民族文学》汉文版基础上,积极办好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个民族文字版。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文学》汉文版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作品共1901篇(首),5个民族文字版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翻译作品等共2642篇(首),为培养少数民族文学人才和服务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作协支持办好《文艺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党的十八大以来,专刊共出版了82期328个版面,通过新闻报道、特约专栏、名家访谈、理论评论和年度文学盘点等,刊发了大量推介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访谈、消息和理论评论文章,全面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展情况、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成就和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学发展态势。专刊不仅关注知名作家,更关注青年作家、人口较少民族作家以及少数民族作家群,对少数民族各艺术门类、民族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民族史诗等方面也积极进行报道。专刊在少数民族作家和评论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积极办好省级文学刊物,刊发了大量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并以中青年作家专刊、大学生文苑、新锐作家小辑等多种方式扶持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创作,展示他们的创作成绩。

(三)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人才辈出、充满活力

中国作协始终把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团结、引领、服务、管理工作,努力培养一支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的宏大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

鲁迅文学院积极举办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培训班,引导各民族作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开阔视野眼界,学习文学知识,交流写作经验,6年多来共举办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培训班34期,培训近1500人。《民族文学》杂志在少数民族地区多批次举办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改稿班、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对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作协个人会员总数达12211人,其中少数民族1464人,占比12%。2013—2019年共发展少数民族作家会员450人。全国省级作协会员中有少数民族作家6000余人。现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中国作协会员,都有了自己民族的代表性作家。通过鲁院培训、作家改稿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作品扶持、会员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广大少数民族作家政治素质普遍提高,文学视野进一步拓宽,艺术能力得到增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人才基础更加坚实,一大批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正在成长。

(四)各民族文学交流互鉴更加紧密,少数民族文学对外交流日益活跃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从2013年起实施汉译民专项,每年精选年度优秀汉语文学作品,翻译成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5种民族文字,这一专项至今已翻译、出版作品集150卷。同时实施的民译汉专项,已出版少数民族文学汉译作品64部。汉译民和民译汉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我国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互鉴。

中国作协积极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组织少数民族作家出访交流125人次。从2013年起实施“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工程”,对已签订外文版出版合同的当代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给予翻译资助,至今已资助130个项目,涉及英、法、西、阿等26个语种,其中97个项目已出版结项,向世界各国读者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和魅力。

(五)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的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

内蒙古作协实施“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新疆作协开展“千人培训”计划;广西作协制定优秀原创文学作品扶持办法,投入专门经费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贵州作协与贵州省民委共同设立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西藏作协开展西藏当代文学出版工程;湖北作协指导恩施和宜昌实施少数民族文学保障、服务和精品工程;宁夏以《朔方》为平台,组织出版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专号;延边作协推出朝鲜族文学人才培养苗圃工程、新人工程、名家工程;吉林、湖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文学培植工程。上海作协与新疆作协、江苏作协与宁夏作协、浙江作协与青海作协、山东作协与西藏作协、广东作协与内蒙古作协、湖南作协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协结对帮扶,积极组织作家采访采风和创作研讨、创作培训,相互学习、相得益彰,拓展了文学活动的新形式,架设了民族团结的新桥梁。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在不同地区发展也不平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学活动缺少经费,作家发表出版作品存在不少困难,一些地方的基层作家还缺少学习培训机会,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还相对滞后,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仍缺乏人才。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努力去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重要论述指导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国广大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各民族作家精诚团结、相互帮助的结果。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一)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方针与民族政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引领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文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主线,不断增强包括少数民族作家在内的我国各民族作家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地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建设者。

(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必须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国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五彩缤纷的生活形态,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各民族文学的鲜明特色,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我国文学百花盛开、繁荣发展的活力源泉。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以自豪、礼敬的态度,立足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能量、萃取精华,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此增强少数民族文学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以各民族的故事丰富中国故事,以各民族的精神彰显中国精神,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三)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必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促进我国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互鉴

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离不开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中国作协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是在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出版、翻译、理论评论等给予有力扶持。各地党委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采取了很多扶持措施,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和扶志扶智要求的不断落实,对文化事业文学事业的扶持力度还会越来越大。发达地区作协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协开展的结对帮扶工作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作品互译、跨地区的采访采风,开阔了少数民族作家的眼界,丰富了创作内容,提升了思想境界,促进了各民族文学的交流交融。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

(四)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必须着力建设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

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的成长壮大,建设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是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关键所在。我国少数民族作家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广大少数民族作家,我们必须在政治上爱护、思想上关心、文学创作上积极支持,引导和帮助大家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文化素养和文学创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成长进步做好服务,既要支持在文学创作上已经取得优异成绩、在读者中已经有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优秀作家,更要支持还未取得很大成绩和影响的普通作家、基层作家、青年作家,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搭建更多的平台,形成少数民族优秀作家宝刀不老、文学新人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三、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机遇。做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积极抓住机遇、努力有所作为。

今后几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主线,自觉承担增强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使命任务,坚持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道路,着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创作生产,着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着力完善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要组织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结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思想实际和创作实际,组织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关于文化文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论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论述,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关于坚持“两个效益”相统一、以社会效益优先的论述,关于崇德尚艺、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做到德艺双馨的论述,关于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的论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论述,关于增强群团组织“三性”、建设文艺工作者温馨之家的论述;组织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关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最高利益的论述,关于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论述,关于坚持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关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论述。要帮助大家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自觉,在创作实践中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组织广大少数民族作家积极参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和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不断提升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的能力与本领。

(二)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项目建设

在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中宣部、财政部的支持帮助下,中国作协将继续设立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项目建设。

1.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培训项目

鲁迅文学院继续开办少数民族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文学编辑培训班,并在民族自治区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与当地作协联合举办培训班。中国作协创联部、社联部继续开展少数民族作家专题培训,加大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公益大讲堂的工作力度。《民族文学》杂志社继续办好少数民族青年作家改稿班、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2.少数民族文学出版项目

继续推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面向全国5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作家,旨在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作家,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力作。

3.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译介项目

组织将少数民族作家用母语创作的精品力作翻译为汉语出版,推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民译汉译丛;组织将汉语文学精品力作翻译成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5种少数民族文字结集出版。继续做好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工作,促进国际文学交流,增进我国少数民族作家及其作品的国际影响。

4.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由省级作协和行业作协提出少数民族作家选题计划,由中国作协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确定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予以资助。

5.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青年评论家培养项目

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理论评论,办好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论坛,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经验和当下面临的问题,关注少数民族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的创作,推动加强理论评论建设,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加强少数民族青年评论家培养,实施少数民族青年评论家签约制度,资助其出版著作。

(三)加强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人才。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中国作协将推动少数民族作家培养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以鲁迅文学院为依托,不断拓展少数民族作家培养培训方式方法,结合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建设的新情况,加大培养培训工作力度。中国作协创联部要在组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中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作家参加,继续组织好重大时间节点和日常的少数民族作家采访采风活动,增进少数民族作家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更多了解。中国作协创研部要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优秀作家作品的研讨,在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组织引导,编辑出版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丛书。中国作协社联部要组织作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公益活动,通过组织文学周、文学节、文学论坛、文学讲座等,扩大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覆盖,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文学发展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作家、文学爱好者服务。中国作协外联部要积极吸收少数民族作家参加在国内和国外举办的双边、多边文学国际交流活动,在汉学家大会上积极推介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要加强少数民族网络作家队伍建设,并指导各地作协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为少数民族网络作家提供更多的文学培训、创作交流、作品推介、权益保护的机会和平台,形成工作制度工作机制。中国作家网要开展我国少数民族作家数据库建设,系统收集、整理和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情况,推动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研究。各省级作协也要根据加强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各地情况,研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认真解决好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建设、培养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逐步解决好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发展、支持少数民族母语创作、加强对基层少数民族作家的扶持与培养、加强对基层作协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四)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建设,发挥好少数民族文学园地的重要作用。文学报刊、文学网站和文学院等文学园地,是发现培养作家的重要渠道,是团结引领作家的重要平台,在繁荣发展我国文学事业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作协将继续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建设的投入。少数民族文学园地要积极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作家的培养,提升服务品质、服务质量。要认真办好《民族文学》杂志,支持地方作协办好少数民族文学刊物。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所属的其他文学报刊,要积极为少数民族文学开辟园地,为少数民族文学出精品、出人才提供帮助。要充分利用文学网站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的优势,为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作品传播和开展文学理论评论等搭建平台,帮助和引导少数民族作家从纸质平台同时走向网络平台,使传统写作与网络写作不断融合。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和其他有条件的文学网站要开辟少数民族文学专栏,积极发表和推介少数民族作家优秀作品,介绍少数民族作家创作成绩。各级各类文学院要把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把文学培训、文学讲座等活动办到基层、办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基层作者有学习培训的机会,使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喜爱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是各级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作协要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加强政治引领,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增强作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积极履行团结引领、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延长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更好地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和少数民族作家健康成长服务。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在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建设、文学人才培养、文学园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大有可为。全国广大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不懈努力,潜心创作,勇攀高峰,共同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共同丰富我国多民族文学宝库,共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学篇章!

(来源:中国作家网,王继国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