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投稿
  • 首页
  • 机构概览
  • 新闻资讯
  • 理论研究
  • 名家专栏
  • 新作评论
  • 世界文坛
  • 作家在线
  • 佳作欣赏
理论研究
  • 前沿视界
  • 理论争鸣
  • 作家评论
  • 综合评论
  • 文化时评
吴思敬:《大众诗歌》与《人民诗歌》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来自国民党统治区与解放区的长期被分割开的两支文艺大军胜利会师了。

2023-07-18 16:29:25
诗歌须从“小我书写”走向“大我书写”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我国曾涌现出大量杰出诗人和无数优美诗篇。伟大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共同构筑起一座座文学的丰碑。

2022-09-30 09:02:44
启功:让诗词既文又白、亦旧亦新

在启功先生长长的曲折人生中,他的文名常为书名所掩,作为书画家的启功在现当代艺苑中可谓举足轻重,而作为文学家的启功在现当代文坛上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2022-08-24 10:31:06
仲呈祥 何楚涵:灯塔光耀八十载 返本开新文艺魂

80年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如一盏明灯,始终照耀着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而《讲话》本身,也经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成为了一部“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

2022-07-22 16:43:51
张清华: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一些散见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学界出现了一个持续多年的“怀念黄金时代”的话题。伴随着几部关于1980年代文学的著作的问世,“重返1980年代”一度成为热度最高的研究话题之一。

2022-07-06 09:04:35
“成长小说”:成长、反成长与逆成长

从处女作《春夜静悄悄》发表于《北京文学》1981年2月号算起,徐小斌的小说创作长度达40年之久而仍然花样翻新。

2022-05-16 09:02:12
发现文学之美 提升社会之美——中国语言文学教育的精神内核与根本方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的求学者,都需要老师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困惑。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2021-11-16 08:59:03
中国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叙事的结构模式分析

人物的叙述频频折返循环于过去或现在的某个时间与空间中,一些人事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联,只是人物主观思绪的跳跃闪回、自由联想,呈现出意识流式的叙述特质……

2021-09-14 10:06:30
陈晓明:“文学性”,绕不开的问题

文学性到底是什么?文学性由什么构成?由什么标准来确认?当代文学容易被一种流行的趋势所左右,陷入标准的困扰,经典也是莫衷一是。但无论文学如何演变,文学性的确是一个问题。

2021-07-19 17:09:05
文艺属于人民,文艺为了人民——党领导文艺评论百年历程

文艺批评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应当有助于关注人的生态,提高人的素质,体现人文关爱,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坚持人民的观点,是因为人民是文艺的主体。文艺属于人民、文艺为了人民,这是文艺的根本宗旨,理应成为文学艺术的主体。坚持人民的观点,就是坚持文学的人文精神。

2021-06-24 14:54:02
  • 1
  • 2
  • 3
  • 4
  • »
  • 首页
  • 机构概览
  • 新闻资讯
  • 理论研究
  • 名家专栏
  • 新作评论
  • 世界文坛
  • 作家在线
  • 佳作欣赏
京ICP备190033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89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1871023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