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投稿
  • 首页
  • 机构概览
  • 新闻资讯
  • 理论研究
  • 名家专栏
  • 新作评论
  • 世界文坛
  • 作家在线
  • 佳作欣赏
佳作欣赏
  • 古韵新诗
  • 散文随笔
  • 小说故事
  • 戏剧小品
  • 儿童文学
  • 校园文学
战疫征文选:庚子忧心 (山东 朱金翠)

传统的上元节刚过,心底淡淡道一声“上元安康”,给亲人,给众生。往昔的盛景“漫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今年不复再现。泪眼朦胧中守在电视前,中央台元宵特别节目台下观众席空无一人,正如我每日透过阳台看到的街巷,空寂萧条。按照本地风俗,初六为大顺日,初七为开始日,十二立春日庚子正式到来,上元节过了,新年也正式结束了,一直期盼着的疫情拐点快快来吧。

2020-03-12 22:53:34
顾之川: “所为”与“所乐”

全民抗疫,宅家闭关。摆脱应酬,正宜静修。除了读书、思考、写作,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看电影。好电影给人的教益不亚于一本好书,我最近看的《鸟人》(2015)、《艺术家》(2011)和《东京物语》(1953),就是如此。前两部都是美国的,喜剧片,曾获奥斯卡奖;后者是日本的,家庭伦理片,入选“‘视与听’影史最伟大的十部电影”。

2020-02-25 10:07:57
战疫征文选:雪,落在珞珈山下(福建 林璐)

法国作家加缪说过,要了解一座城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探索那里的人们如何工作、如何恋爱、如何死亡。武汉,相信全国人民都很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了解你。人们的焦点不是珞珈山漫天飞舞的樱花,不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汉大学,不是筋道香辣的热干面,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武汉病了。

2020-02-12 15:07:21
战疫征文选:最美请战书(北京 江雨佳)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大连“千人请战”…… “无论生死,不计报酬!”定西市人民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摁下红手印纷纷请战…… “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中国铁路郑州局女列车长写下请战书…… 请战!请战!请战!他(她)们不是浴血沙场的战士,却有战士般的勇气和决绝!他(她)们是“白衣战士”,他(她)们是普通百姓,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

2020-02-11 17:38:43
我的国庆记忆

长歌浩浩七十载,锦绣文章抒情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华文作品版特邀4位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以“我的国庆记忆”为题,讲述他们独一无二的国庆故事。 一切过往,皆由个体经验的历史书写而成,在不同作家笔下,国庆节这一天始终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日子。那些闪光的记忆碎片是母亲为自己国庆游行准备的白衬衫,是天安门布景前快门的一声咔嚓,是雪域高原激荡心灵的万里采访,是童年亲情的一次暖心重温……所有这些形成个体的家国记忆和心灵感怀。 ——编 者

2019-09-29 10:51:00
陈福民:与你遥遥相望——关于母亲的一些话

一年多前,母亲与“死神”相约——她罹患了癌症,经受了恶性肿瘤患者都要经历的过程。己亥年正月初三那天,她“如约”走了,享年八十五岁。跟很多病人一样的结局,这没有什么不平常。 同时,像所有的癌症病人一样,她其实一点都不想承受那些毫无意义的痛苦,却又不得不一个一个承受完毕,一点都没少。在她还没有患病的往日,我们一起闲聊,不止一次触及过安乐死的话题。我曾经给她讲我看到的一个案例:湖北武汉一个中年男子帮助久在病榻生不如死的母亲结束生命,随后自首,坦然去接受法律惩处。这个案例,我并不确认是真实事件还是虚构的“鸡汤”

2019-08-28 09:46:13
王雄:偷的锣儿敲不得——《红楼梦》的比喻艺术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尤三姐斥责贾琏:“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得。”尤三姐借用谚言,比喻贾琏干了坏事不敢见人,可谓形象生动,一针见血。《红楼梦》的比喻形式多样,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刻画上,采用以动物喻人、以花喻人、借物喻人、以典为喻等一系列比喻修辞手法,清新自然,精炼深刻、双关妙用,生动传神,增强了语言表现力,提升了艺术张力,成为修辞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2019-06-14 09:07:53
安宁的散文

瘦叔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出现在镇上,好像他是村里人羡慕的吃皇粮的。瘦叔当然没本事月月拿工资,但他坐在镇上最繁华的香椿街上,给人轧着鞋帮的时候,一点也不气短。不管怎样,每天都有现钱挣,可比土里刨食的人强多了。况且,人家瘦叔一点也没耽误地里活计,几亩地的收成,丝毫不比谁家少几麻袋。所以这算是瘦叔开辟的第二职业吧,他每天挣的那些钱,也因此被村里人

2019-06-04 16:18:18
夏完淳:中国少年的绝唱(节选)

1647年(清顺治4年)9月19日,夏完淳等43名抗清义士在南京同时遇难。此前,夏完淳的好友杜登春去南京打探夏完淳的消息,恰巧遭遇处决义士的场面,杜登春得以目睹夏完淳就义过程。这成了杜登春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9-06-04 11:20:29
诗意的世界在心里,在脚下——读蓝野诗集《浅妄书》

知道蓝野写诗已经很久了,也读过他的几首诗,只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直到今年7月18日,我与他一同参加文心雕龙杯全国校园文学艺术大赛评委工作,期间,蓝野先生拿出新近出版的诗集《浅妄书》,题签赠我。平时我不大读新诗,就有所读,如果一眼看不下去,也就不再刻意往下读。

2019-06-04 09:53:12
  • «
  • 1
  • 2
  • 3
  • 4
  • 5
  • 6
  • 首页
  • 机构概览
  • 新闻资讯
  • 理论研究
  • 名家专栏
  • 新作评论
  • 世界文坛
  • 作家在线
  • 佳作欣赏
京ICP备190033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89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18710239310